跑后恢复三重点:休息、拉伸、营养
马拉松不是在冲线那一刻结束的,而是在恢复阶段真正完成。科学的恢复能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组织、补充能量储备、减少肌肉酸痛,并让你更快回到训练状态。核心就是三个关键字:休息、拉伸、营养。
😴 一、休息:让身体有修复的空间
比赛后 24 小时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期。此时肌纤维处于微损伤状态,必须通过休息让修复机制启动。
- 🏠 赛后当天:完成补给后尽量走动 5–10 分钟,不要立刻躺平,促进血液循环。
- 🛌 赛后当天晚上:优先保证 8 小时睡眠,帮助激素分泌与组织修复。
- 🚶 第二天起:可轻走或骑行 20–30 分钟,恢复循环但避免冲击。
🤸 二、拉伸:缓解紧张与延迟性酸痛
赛后 1–2 小时内,适度拉伸可以减轻僵硬、促进代谢废物排出。重点拉伸部位:
- 小腿腓肠肌与比目鱼肌(靠墙推伸)
- 大腿前侧股四头肌(单腿拉伸)
- 大腿后侧腘绳肌(坐姿前屈)
- 臀肌与下背(仰卧抱膝)
每个动作保持 20–30 秒,避免用力过猛。第二天可使用泡沫轴轻滚肌肉群,每块肌群约 1–2 分钟。
🍱 三、营养:恢复的决定因素
赛后 30 分钟内是“黄金恢复窗口”。此时身体对营养吸收最敏感,应及时补充碳水与蛋白质,恢复肌糖原与修复肌肉。
- 碳水:每公斤体重 1–1.2g(米饭、水果、能量果冻)。
- 蛋白质:20–30g(乳清蛋白、鸡蛋、酸奶、蛋白果冻)。
- 电解质:补钠、钾、镁,维持体液平衡,防抽筋与头晕。
同时保持补水,建议赛后 2 小时内分次饮水 600–1000 ml。
🧃 推荐搭配示例
Pocari Sweat Jelly(电解质补充)
Amino Vital GOLD(氨基酸恢复)
SAVAS Recovery Protein Jelly(蛋白 + 碳水)
BODYMAINTÉ Jelly(免疫调理 + 肌肉修复)
💡 小结
恢复不是附加环节,而是训练的一部分。正确的做法是:先走动→再补给→再拉伸→再睡好。只有让身体真正复原,下一场比赛才会更快、更轻松。
话题:#马拉松 #跑后恢复 #肌肉修复 #训练恢复 #运动营养

